山東通航雙架直升機驚艷亮相高速空地聯合救援演練
9月17日上午,由山東高速集團主辦,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山東通航與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五支隊、山東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濟南市消防救援支隊協辦,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等單位監督指導的山東高速空地聯合救援演練在京滬高速濟萊段成功舉辦。山東通航負責空中救援和吊裝清障任務的兩架直升機驚艷亮相,備受現場媒體和觀眾的關注。

本次地空聯合救援演練模擬G2京滬高速K424上海方向發生一大貨車與一小客車追尾的重大事故,事故造成上海方向交通全面堵塞。指揮中心迅速響應,準確定位事故發生點,并根據事故位置、現場實時情況調度路管人員出動,同時通知交警部門,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開展救援與交通疏導工作。到達現場后,交警、路管人員立即進行安全布控,設置警示標志,實行交通管制,對現場進行勘驗核查。

現場人員發現小客車內有人員受傷被困,中隊長立即向指揮中心反饋事故現場情況,針對高速公路造成單向堵塞,地面救援無法快速到達現場的情況,請求空中救援力量參與后續救援。“事故就是命令,搶險就是責任”。山東通航駐雪野基地的H-135和KA-32直升機機組在接到山東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指令后迅速集結,在短時間內做好航線規劃、特情預想、航前檢查等各項準備工作,迅速起飛。

10分鐘后,擔任醫療救援任務的H135直升機率先到達,在事故現場前方降落后,直升機安全員打開艙門,引導醫護人員迅速離機,攜帶擔架跑向傷員,對傷員頭頸等受傷部位進行止血包扎和頸托固定等急救后抬上擔架,路管人員協助醫護人員,將傷員護送至H135救援直升機,送往附近醫院治療。

隨后趕來的KA-32直升機在事故現場上方懸停,絞車手打開艙門,任務員通過絞車迅速索降至地面,對小客車進行吊裝固定后,直升機將事故車輛吊離現場,短時間內事發路段恢復通行。整個過程中,直升機高超的操作水準、任務員干凈利落的技術動作贏得現場觀眾陣陣驚嘆。

演練結束后,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王東升接受了山東衛視、大眾網等多家媒體采訪。王總表示,空中救援具備快速反應、快速到達、不受路況限制的特點,能夠大大縮短救援時間,為搶救傷員贏得寶貴時間。山東通航作為一家國有通航企業始終堅持講政治、敢擔當,積極承擔應急救援的社會責任。此次演練旨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速公路應急救援保障機制,全面提升應對高速公路重特大事故快速響應、應急處置和救援服務能力,發揮無人機和直升機在高速公路巡查巡護、應急救援、快速清障等領域的獨特優勢,最大限度減少高速公路重特大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為公眾提供安全、快捷、舒適的高質量服務。

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吸睛無數的“小黃人”和“大白”吧

“小黃人”H135直升機
“小黃人”是空中客車直升機公司制造的輕型雙引擎民用多用途H135直升機,該款機型快速巡航速度每小時252公里,最大航程611公里,最大飛行高度6000米,最大吊掛重量1200千克。救援型號配備除顫監護儀、呼吸機、注射泵、吸痰器等醫療設備和擔架,可搭載3名醫護人員和1名病患。該機型安全可靠,性能穩定,乘坐舒適,噪音小,油耗低,續航時間長,從投入全球航空運行開始,保持著長達十余年的安全運行記錄,是公認的全球最安全的直升機。山東省范圍內布局13架H135直升機,能夠滿足全省航空救援需求,實現省內航空救援80公里飛行半徑全覆蓋,直升機起飛后30分鐘內可達省內任意地點,提升了我省的航空應急救援能力。

“大白”—KA-32直升機
“大白”是由俄羅斯卡莫夫公司生產的雙旋翼共軸無尾槳直升機,采用兩臺大功率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每小時260公里,續航速度每小時200公里,最大航程600公里。一次能搭載16名乘客,吊運5噸貨物,且具有抗風能力強、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等特點,在森林滅火、城市消防、工業吊裝、搜索救援、海上作業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現,更可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物資運輸以及道路清障等作業任務。該機型自列裝山東通航以來,先后以主力身份圓滿完成了四川涼山、青島小珠山、云南麗江、廣東佛山、湖南寧鄉等地特大山火的救援工作,并直接參與了2022北京冬奧會場地建設的物料吊裝工作。以突出的表現,受到了各級地方政府和合作單位一致好評。